-----张娜,苏洋,上海唐能翻译
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首次提出ESG概念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中国ESG市场发展延续了增长态势。尤其是在202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ESG的相关政策和要求,ESG在现阶段被进一步放大,政策推动力度持续加强,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国际合作方面也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翻译公司如何能做到紧跟时代和政策步伐,为各企业提供实时、精准、有效的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翻译工作,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一)项目需求背景
客户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ESG、企业社会责任(CSR)与责任投资(SRI)领域的独立专业咨询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其翻译的需求以ESG报告为主,还包含少许CSR战略规划报告。报告的翻译集中在每年的2-5月份,每份报告字数在3-6万字不等。集中翻译期,报告大概要交付45份左右。
(二)ESG报告项目关键点及应对措施
ESG报告是上市公司通过搭建“环境、社会与治理”三级治理架构,并将其纳入投资决策与企业经营,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投资、经营之道。因此,我们收到来自客户的每一份ESG报告内容,均会围绕内容结构综合性强、语言表达正式化要求高这两个关键点开展翻译工作。
ESG报告内容构成综合性很强,其最终挂网披露也会遵循相关准则和要求(国内企业常用的披露标准有GRI Standards、CAS-CSR4.0、ISO26000和GB36001)。结合ESG报告内容构成、披露标准及要求,为我们在译员筛选方面提供了明确方向。翻译工作开始前,译员需要先熟悉ESG报告常用的专用名词以及披露标准,如“实质性分析”,ESG/可持续发展报告专用英文表述为“Materiality Analysis”;“利益相关方”专用名词英文表述为“Stakeholders”;报告数据表部分的常见单位之一 Ton/tons(为英制吨,国内很少用,报告中默认就不用),一般会使用Tonne/tonnes。对于美股、港股上市公司报告,需参考对应的ESG指引文件。根据2024年12月初举办的第12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内容提示,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先后发布了针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指引文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等内容。对于我们即将进行的2025年报告翻译提供了最新的参考大纲。
在语言表述方面,ESG报告要求用语正式化(除非必要情况,在主谓结构中不使用被动式)、选词准确和多样化、句子简洁并适当断句,避免长句叠加。客户会重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表述要清晰。尤其对于一些大型知名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链接和突出国际化,在选词方面也越来越注重西化。如常见的“基层管理干部”,由“Grassroots management cadre” 替换为“Front-line manager”;“供应商阳光协议” ,由“supplier sunshine agreements”替换为“supplier transparency agreements” 。地道的语言表述,不仅突出了我们翻译的专业性,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寻求优质合作伙伴提供了帮助。在报告的时态和格式方面,客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格式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主要有标题、句式结构、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等方面。
(三)ESG报告翻译服务经验分享
ESG报告是企业现阶段全方面变革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报告翻译的过程中,服务商不仅要做到提前熟悉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更要与客户保持持续沟通,确保译文内容输出的准确、清晰、保密,即坚持翻译行业的最佳实践原则。翻译团队不仅注重语言的准确翻译,还时刻关注政策指引和相关要求。与此同时,翻译服务商还需采用安全的文件传输和存储方式,确保客户的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并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份报告在中文版定稿前会经过好几轮专业人员的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报告的发布因为有时间截点,所以很多份报告是翻译与中文版修改同步进行。最后我们拿到中文定稿,再进行终版译文稿的更新和输出。这更加考验翻译公司的流程与人员安排。为此我们设立专门的报告翻译小组,全程无缝对接和配合客户的报告翻译与更新。
(四)总结
从比较偶然的一次机会,唐能为客户提供第一次ESG报告翻译服务,到截至2024年底,一共为客户翻译了两百多份报告,均获得了客户的好评,且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及服务经验。从细致入微的翻译到审校的用词选择,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无一不体现我们对于细节的把控和对品质的要求。我们也将始终秉持卓越的实践原则,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翻译服务。
随着ESG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翻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024年11月14日,ISO发布了全球第一部ESG国际标准:ISO ESG IWA 48《实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框架》,标志着全球对ESG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标准不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ESG管理框架,还通过定义通用和具体的ESG关键绩效指标 (KPI),帮助组织跟踪进展、设定目标并透明地报告其成就,从而增强ESG报告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这为我们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指导,也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标准的适用性和一致性。
此外,随着ESG投资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ESG报告的编制和翻译。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信息,还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法律法规,确保翻译内容的本地化和合规性。因此,我们将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继续深化对ESG标准的理解,提升翻译质量,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我们总结了上述对于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翻译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