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

最佳实践

深度分析 有效解决

浅谈专利翻译中如何死磕“直译”

----温贝贝、苏洋,上海唐能翻译深圳分公司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其价值愈发凸显。专利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区域专利信息的桥梁,肩负着传递技术精髓、保障专利权益的重任。“忠于原文直译”是专利翻译的基石与灵魂,它并非简单的字面转换,而是深入到技术细节、逻辑架构、法律规范等层面的精准复刻。任何对原文的曲解或误译,都可能导致技术传播受阻、专利保护范围偏差等严重后果。因此,在专利翻译中严格遵循“直译”原则,离不开翻译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面从译员和项目经理(PM)两个关键角色出发,介绍相关的实践方法。

一、译员的实践要点

以中译英为例,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原文存在各类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标号错误、内容重复、单词使用错误等。面对这些情况,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忠实原文并批注说明:当原文疑似有误时,译员应先交付忠实于原文翻译的版本,同时添加批注详细说明怀疑原文有误的原因。在未经IPR审批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擅自修改原文内容。这是为了确保译文在任何阶段都能追溯到原始文本,保证翻译的严谨性。例如,在翻译“第三侧壁114还连接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第四侧壁115还连接第三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15,并形成第一空间”时,若怀疑“第四侧壁115还连接第三侧壁114和第四侧壁115”存在错误,疑为“第四侧壁115还连接第一侧壁112和第一壁111”,译员应先按原文直译,同时在旁边批注疑问及怀疑理由,等待进一步确认。

2. 避免擅自添加或删除内容:译员不应在译文中进行不忠于中文原稿的添加或删除操作。即使原文出现内容重复等情况,也应先按原文翻译,后续进入国家阶段再根据专业意见进行处理。比如,原文中“在设计泄压部件2时”重复出现,译员需保持原文内容,原样翻译,不可自行删减。

3. 保持用词一致性:译稿与中文原稿的用词必须保持一致。对于原文中出现的错误词汇,同样要按照原文翻译,不可自行纠正。例如,原文中的“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应为“Direct Current Resistance”,译员在翻译时应先按原文“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译出,同时标注疑问,待后续进入国家阶段再进行修改。

二、PM对译员反馈的消化与处理流程

1. 接收反馈后的初步梳理工作:项目经理在收到译员反馈后,首先要对译员的批注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可以按照原文有误、术语规范、翻译疑问等不同问题类别进行划分。通过这种分类方式,能够快速梳理译员反馈的重点问题,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和处理提供便利。

2. 深入分析关键问题:结合专利翻译的专业要求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项目经理对译员反馈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一些常见的翻译疑问,可以自行解答;对于专业性较强、难以确定的问题,及时请教具备专利翻译资深背景的翻译老师,获取专业的解答和指导,确保对译员反馈的问题有准确、权威的回应。

3. 向客户转达反馈:根据客户的专业背景和沟通习惯,项目经理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以专业且易懂的方式将译员反馈的问题转达给客户。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分别撰写清晰、准确的反馈说明,确保客户能够快速理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客户做出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效果总结和反思

通过译员和项目经理的紧密配合,严格遵循“直译”原则,能够有效避免因翻译不准确导致的技术传播受阻和专利保护范围偏差等问题。同时,这种严谨的工作方式也确保了译文在任何阶段都能追溯到原始文本,保证了翻译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在专利翻译中死磕“直译”需要译员和项目经理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译员要严格忠实于原文,遇到问题及时标注;项目经理要高效处理译员反馈,保障翻译工作顺利推进,共同提升专利翻译的质量。总之,专利翻译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需求。

在线下单
电话

+86 400-693-1088
+86 21-62793688

上海咨询
+86 21-6279 3688
北京咨询
+86 400-693-1088
深圳咨询
+86 13022184137
美国咨询
+1 332-254-6374
微信客服
投诉渠道
Copyright 2006-2012 Talking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